什么是中台?
按照数据咨询公司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王健给出的10个字定义,中台就是:“企业级的能力复用平台”
中台从何而来?
中台解决了什么痛点?
痛点一:企业前方市场与企业内部支撑的冲突
用户和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善变的。主流用户的变化。不会因为某个年代人的话语权高低而稳定下来。而即便是同年代的用户。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各行各业互联网服务的滋养中又进化细分成了出不同的支流,呈现场景化、碎片化的特征,需求全然不同。为了不被善变的用户所抛弃,企业不得不跟随着用户;为了满足用户而尽可能积极地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发展新业务、提供新服务。这就给企业的前方业务端提出了挑战:必须做到快速响应、灵活运转。要作为一个能承接大量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大体量企业,业务想要做到量大又灵活,必定需要靠企业内部科学有序体系的稳定支撑。所以、两者必定冲突,企业前方市场总是会趋于变化无序,而企业内部支撑总归要趋于稳定有序。
痛点二:前台与后台的冲突
企业前方市场和企业内部支撑的冲突,必定带来在系统层级上的前台和后台的冲突。
前台是对接用户的。所以系统需要快速响应前端用户的需求,快速创新、快速迭代。简而言之:快速建设、错了就推翻重来、不能耗费太大成本。
后台是企业对内的。为了支撑前台越来越多的业务,后台不断地建设,系统不断庞大地起来。所以后台系统需要扎实稳定,建成之后往往不能随意改动。简而言之,是需要耗费大力成本建设的基础能力、不能轻易推翻、改动成本极大。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
痛点三:大企业的通病(各占山头、重复建设)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组织架构和层级必然不断膨胀扩张。各大事业部下各大部门。就像一个小型组织一样,势必会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现象,各占山头。大企业内部各处都是墙——部门墙、业务墙、数据墙。更不用说那些一味的内部赛马的绩效考核机制,势必更加加剧部门间的相互封闭。而一些原本可以快速提供的用户服务。却需要多重对接,耗费很大的成本和极长的时间,无法快速拿出产品方案。一个原本可以共用的服务,被不同部门重复建设。
中台的类型有哪些?
按照目前普遍的说法,中台分为6类:
数据中台的理解?
中台就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中台就是将数据加工以后封装成一个公共的数据产品或服务。数据产品往往不是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的,而是提供给业务应用使用的。在做数据中台之前,先自问一下:
如果以上都合理、就可以开始规划数据中台了。数据中台的核心理念在于“数据取之于业务、消费后产生的数据再回流到生产流程的闭环过程,用之于业务”,即它相比于数据平台注重的是对业务的积累和沉淀,构建了从数据生产到消费。业务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体现在数据中台对外提供的数据服务。从而保证了企业组织的创新火种,会形成一系列稳健的数据服务,数据中台作为整个企业组织所有业务的数据消费需求的提供方,通过业务对数据服务的不断滋养,这样当出现新的市场机会需要构建新的前台应用时,数据中台可以无差别的进行数据服务供给。
中台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点资源浪费,然后重新搭建架构,搭建中台系统完美解决重复造轮子问题,而是建立在业务之上,公司发展过程中一些项目有点不同。
今年、关于数据中台的整体定义,也会随着头部企业落地数据中台而逐渐清晰,很可能成为“数据中台”的元年;同时。预计2019年底,我国将会诞生10-15家呈现明显落地效果的数据中台建设最佳实践案例企业。
据知名调研机构Canalys2019年2月的相关数据报告,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800亿美元,达到804亿美元;未来10-15年,“数据中台”也许会超越今天的云计算市场。形成一个万亿级市场,同时中国也将诞生1—2家SAP级别企业。
Copyright © 2009-2011,www.kingqer.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373966 82374409 邮箱:pang.xj@kingqer.com